②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现场,选手模拟照顾卧床老人,耐心细致。本报通讯员摄
“孩子快出生了,想找个专业的月嫂。”“谁有合适的保姆推荐,家里春节期间需要。”在社区微信群常能看到这类信息。不少人坦言,优质的家政人员仍是供不应求。
家政服务行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服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旨在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以育儿、养老为主体的家政服务需求不断攀升,太原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500家企业,会员已超4万人。
家政服务不仅是老百姓家里的“小事”,也是关系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面对供需矛盾,太原家政市场怎么干?市场环境变化,家政人员如何应对?近日,记者走进太原市多家家政服务企业进行采访。
“前几天,家里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我一直找不到人照顾,没想到联系了华扬家政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4月9日一大早,在山西华扬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居民杨洁特地送来了一面锦旗感谢杨华经理和护工郭阿姨。
“那会儿行业发展没现在成熟,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会认可度也不高。”在杨华看来,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需要家政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除了日常照料老人,还要对老人进行心理抚慰,同时掌握基本的疾病康养和理疗知识,因此杨华格外关注每个员工的考核状况,爱体育平台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中午12时,杨华的电话还是响个不停。卧床老人需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家里爷爷有糖尿病饮食要多注意……杨华在本子上记录下客户的需求,根据员工的特点进行一对一安排。
“家政行业看似无门槛,实则做好难度很大。首先要踏踏实实做出来,结合理论与实践再创新。”杨华告诉记者。
天刚擦黑儿,街上行人步履匆匆。忙碌完的郭小燕收好教具,告别客户,汇入人流。这是她今天的第二单,每次和孩子互动结束,郭小燕的脚步轻快,毫无疲惫之感。
“我之前是学校的代课老师,种种原因下,我开始选择新的人生方向,经过了解我现在成为了一名入户早教师,工作时间灵活,家里人也很支持。爱体育平台”郭小燕边走边说。
入户早教也被称为家庭早期教育或嵌入式早期教育,专业的早教老师带着教具进入看护人家中给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早教活动服务。比起传统带孩子去早教班上课,入户早教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我们在入户前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对使用的教具进行消毒。同时,针对婴幼儿月龄段的不同成长特点,按周设计大运动、精细动作、音乐、语言、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内容,与家长配合完成游戏、绘画、阅读等活动,并针对儿童智力、社会情感以及安全保健进行指导。”郭小燕的包里装着各种益智类玩具、拼图、分类配对卡片等。“每次看见宝宝伸出小手跟着音乐节拍一会转圈,一会跑跳,我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一说起孩子,郭小燕的眼角总是带着笑。
4月11日,刚上完产后康复课程的马嘉翊并没有急着离开,她拿着笔记本来到老师身旁再次提问。97年的马嘉翊是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刚踏入产后康复行业几个月的年轻护理员。对于未来,马嘉翊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我会继续深耕产后康复这个领域,先通过上门护理积攒经验,之后我想试试成为讲师。”
近些年,像马嘉翊一样开始勇闯“家政圈”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过去人们对母婴服务人员有模式化印象,比如要年龄大些的,最好是自己生过孩子的等等。实际上年轻月嫂也有自身的优势,她们更容易接受科学育儿观念,更适应当代家庭更高且复杂的工作要求,有助于养护产妇,保证雇佣双方都有良好的体验。
如何让家政服务有年轻人?在马嘉翊看来,首先家政要走近年轻人,近年来举办的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职工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才能的平台。其次,劳务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让一部分年轻人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目前,像康复师、早教、收纳整理师等需要情感沟通的工作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在某社交平台,一份打着“90后本科年轻育婴师,英语六级,喜欢宝宝”标签的求职简历下,吸引了大量宝妈咨询。
快到下班时间,华扬家政公司走进来两个50岁左右的大姐想要报名,她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坐了近两个小时的高铁赶过来,其中一个叫樊云霞,是第一次来城里打工。
樊云霞告诉记者,她和朋友都是初中学历,之前在县城里干过家政服务,当时就是简单的清洁,后面回到家里照顾孩子的生活。如今女儿在北京读研,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自己就想着找些事做,听到邻居在城里从事月嫂工作,每个月收入能有六七千元,自己也心动了。
让樊云霞下定决心来市里从事家政行业的还有她年前找工作的经历,“当时想着还在县里干,但发现好多智能化的东西不会操作,照顾孩子也更科学,我们就想着来市里先学习一下,之后就留在太原。”
出示身份证、填写紧急联系人、体检、上传照片……工作人员打开熊猫家政系统,把樊云霞的信息输入进去,自动生成了个人简历。据了解,该系统集个人“身份证”“技能证”“健康证”“信用认证”于一体,将需求匹配、面试等环节实现线上化,实现家政服务的“可视、可追溯”,有效激发了家政消费需求。
长期以来,家政企业多是中介制,企业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连接着有服务需求的家庭和家政从业人员,这就导致家政企业良莠不齐,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不一,从业人员流动率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问题如何解决?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家政企业按照自愿参与、依法合规、风险自担的原则,根据服务细分类型特点逐步向员工制转型发展。太原市一些家政企业先行先试,山西好运家庭服务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实行员工制后,家政服务人员成为企业员工,企业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制度,也进行严格管理,培养出一批家政服务的‘工匠’和‘大师’,增强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好运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有员工12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从“灵活就业”变为“稳定就业”,流动性降低,吸引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多层次人员加入到家政服务业,共计服务家庭已超12万户。
“工作稳了,心就安了。”经过资料审核、体检、培训等流程,张华蓉正式入职成为一名母婴护理师。工作中她用线日好运集团年会盛典上,获“龙城·南丁格尔奖”。
家政企业向员工制转型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但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得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职业化水平。
“帮助婴儿翻身要注意姿势。”“要做好宝宝辅食中蛋白质的选择。”……4月9日,好运集团旗下的太原龙城好孕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内,2025年度岗前培训正在进行,30名学员认真聆听老师讲解,仔细领会动作要领。目前基地培训项目有母婴护理、月子餐制作、育儿早教、整理收纳多项家政服务。
除入职培训外,龙城好孕还对员工进行实操培训、“回炉”培训等。实训基地现场配备了各个家政工种的标准化实操间、家庭场景模型和全套教辅教具,能满足上百名学员的教学需求。多个学员深有感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如今在‘回炉’培训中得到了解决。公司课程不断更新,我们每周都会抽时间来学。”
提高家政企业职业化水平,既做培训,也谈合作。2023年,好运集团与山西师承教育达成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增加了中医板块的培训及服务。此外,作为家政企业的“娘家人”,2月17日,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与太原市家政服务协会签订《2025年太原市家政服务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协商母婴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等岗位的持证等级与工资标准。“未来,这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谈及行业的未来,家政人都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