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現一批‘鋼鐵保姆’……擦窗無誤差、急救響應,甚至還能陪老人下棋聊天”。不久前,相關自媒體文章被不少老年人爭相轉發。業界人士表示,此博眼球之作疑似為AI所寫,這樣的“鋼鐵保姆”技術上目前還無法實現。
從老人登山有了“賽博外挂”,到“養老機器人”成為熱詞,今年以來,機器人相關話題持續升溫。然而,對部分老年人而言,如果有人借機刻意無限夸大事實,迷惑性的確不容輕視。比如,文章所描述的“鋼鐵保姆”,每天僅花費幾十元的電費,既全能又實惠,戳中了不少人的“養老焦慮”,其實更像是披著高科技外衣的虛假保健品。
機器人養老值得期待,但不可操之過急。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而養老機器人能做到時刻“在線”、“情緒”穩定,因此被認為是破解養老困境的關鍵突破口。放眼全國,機器人已在一些養老院“上崗”,有的能精准送藥,有的能自動清理大小便,有的可助力護工搬運。總體而言,它們從事的是一些相對簡單、偏輔助性的工作。更不必說,有業內專家表示,養老機器人追求“全能”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如技術復雜、成本造價高、用戶體驗不佳等。
越是迎來產業“爆發前夜”,越要保持務實態度。從技術層面看,機器人特別是人形機器人用於養老領域,對可靠性、精細化、個性化、操作簡易性等要求更高,但無論是情感識別,還是運動控制,抑或復雜場景的適應,還有諸多瓶頸待突破。從價格層面看,養老機器人價格並不親民,從數千至數十萬元不等,購買者目前還是以企業或機構為主,市場推廣受限。從法治層面看,在養老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之前,背后的隱私保護、責任分配等也需審慎探討。
最近科技圈有個詞很流行——“長期主義”。回望我國養老機器人的發展歷程,自20世紀90年代起,從技術積累,到功能完善,再到智能化躍升,爱体育平台這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過去如此,未來更是如此。養老機器人技術集成高度復雜,參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成功案例,打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生態,形成規模化的生產能力,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而這離不開技術、市場和政策的多維助推。
保持耐心,也應堅定信心。今年2月底,爱体育平台我國牽頭制定的養老機器人國際標准發布,為各類養老機器人產品設計、制造、測試和認証等提供了基准,將進一步引領打造養老機器人產業新賽道。或許在不太遙遠的將來,“鋼鐵保姆”會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